全球即时:2023年海南“六水共治”媒体行活动启动
4月6日,由海南省治水办主办的2023年海南“六水共治”媒体行活动在海口启动。此次活动组织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深入海南省各地治水项目,采访挖掘海南省推进“六水共治”新思路、新举措、新成效。
海口鸭尾溪公园(央广网发 孟凡盛 摄)
在海口市美兰区海甸岛鸭尾溪公园,茂密的红树林密植两岸,长得盈盈满满,附近居民漫步在林间亲水步道,享受城市水体综合治理带来的清新。而在2016年,鸭尾溪却作为黑臭水体典型被媒体曝光。经过3年系统的综合治理,鸭尾溪重焕新颜,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工程于2019年向市民开放,实现还水于民,还绿于民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媒体记者听取鸭尾溪水环境治理有关情况介绍(央广网发 孟凡盛 摄)
在海口市丁村的污水处理厂,楼上是姹紫嫣红、水清草肥、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的开放式公园,楼下是两期地下式城镇污水处理厂房,处理着来自周边10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活污水。这样的景象,让大家一改往日对污水处理厂的“又吵又臭”印象。
“我们是海南省首个下沉式再生水厂,占地仅39亩,目前的污水处理能力最高可达到每日3万吨,能够服务周边三大片区近10万人。”中国水环境集团海口公司副总经理周舟介绍,该厂采用国际领先的生物除臭技术,解决了污水处理设施造成的臭气、噪音污染等问题,并通过地上环境改造,提升了周边环境质量;尾水经过处理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,既可代替自来水作为城市市政洒水,又可作为稳定水源对凤翔湿地公园和美舍河进行就地生态补水,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。
美舍河全长约16公里,水域面积约69万平方米,流经海口市龙华、琼山、美兰三个区,惠及总人口30多万人,是海口市绿色生态系统的一个关键性、基础性的水生态廊道。
“经过这几年治理,美舍河水更清了,草更绿了,家门口还多了个公园!”迈瀛村村民陈伯龙告诉记者,从小生活在美舍河周边,他见证了这条河从“清清小河”变成“黑臭水体”。近年来,党委政府下狠功夫,坚持生态治水与生态修复两手抓,美舍河重新变得清澈。如今,“水清、岸绿、白鹭飞”,湿地公园游人如织,去年还被评为国家水利部第二届“最美家乡河”。
水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,水网是“五网”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2022年,海南省委、省政府从海南自由贸易港水安全保障的战略高度,谋划部署治污水、保供水、排涝水、防洪水、抓节水、优海水“六水共治”攻坚战,作为海南国家生态试验区建设的第五项标志性工程。
海口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(央广网发 孟凡盛 摄)
海南省水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,2023年,水务部门将继续以治污水为突破口,协同推进“六水共治”,狠抓黑臭水体治理、城乡污水治理以及水产养殖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、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整治等,开展全域综合治水,全方位保障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